混动车型的4大“隐形坑”,老车主劝你慎重:省油却未必省钱
嘿,各位想买车或者准备换车的朋友们,最近是不是被“混动”这两个字搞得有点心动?毕竟现在大街上,绿牌车越来越多,宣传口号一个比一个响:“省油神器”、“油电最佳拍档”、“开着像电车,加油像油车”……听着是不是特别美好?我当初也是这么想的,看着油表蹭蹭往上涨的数字,再看看加油站那不停跳动的计价器,心里那个疼啊!于是,我也跟风入手了一台混动车,想着既能享受电车的安静平顺,又能摆脱续航焦虑,还能省下不少油钱,岂不是美滋滋?
可开了几年,跑了好几万公里后,我这心里的“美滋滋”渐渐变成了“呵呵呵”。省油是真的,但“省钱”?这事儿可真没那么简单。我身边不少老车主朋友,聊起混动车,那表情,那语气,都带着点“过来人”的沧桑。“早知道当初直接买个省油的燃油车了!” 这句话,我听了不下十遍。今天,我就以一个“过来人”的身份,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,混动车那看似光鲜亮丽的背后,藏着的几个“隐形坑”。这些坑,不是厂家宣传的重点,但却是实实在在影响你钱包和用车体验的“大雷”。
坑一:购车溢价高,回本周期长得超乎想象
咱们先算一笔最直接的账。混动版比同配置的燃油版贵多少钱? 少则两三万,多则四五万,这几乎是行业“潜规则”了。就拿我朋友买的那台本田雅阁来说,混动版比燃油版贵了整整3万元。当时他觉得,贵就贵点,反正以后油钱省下来了。可现实是,一台混动车一年能省多少油钱?咱们算个保守账,一年跑2万公里,百公里省3升油,一升油按8块钱算,一年能省4800块。这已经算省得多的了。可这4800块,要多少年才能把3万的差价赚回来?6年多! 而大多数家庭用车,开个6年左右就考虑换车了。这意味着,你很可能还没把购车的溢价省回来,就已经准备卖车了。这买卖,划算吗?“省油省到猴年马月才能回本?” 这是很多混动车主心里的疑问。更别说,有些地方像上海,混动车还上不了绿牌,得花9万块去拍一个蓝牌,这笔钱,够加多少年的油了?这么一算,所谓的“省钱”,是不是瞬间就打了大大的折扣?
坑二:维修保养贵,小毛病也可能掏空你的钱包
车子买回来,日常开开,省点油钱,听起来很美好。但别忘了,车子是消耗品,总有需要维修保养的一天。这时候,混动车的“复杂性”就开始显现威力了。你不是只买了一辆车,而是买了“油车+电车”两套系统! 发动机、变速箱、电池、电机、电控系统……零件多了一倍,故障点自然也多。有数据显示,混动车4年内的故障率高达27.5%,远高于燃油车的17.2%。这不是危言耸听。我一个广州的朋友,他的混动雅阁只是被追尾了一下,不严重,但修车单出来吓一跳——光是电池组的散热系统维修,就花了2.8万!这还是没换电池的情况下。小保养一次,也比同款燃油车贵了差不多50%。更让人头疼的是电池,这玩意儿寿命有限,一旦衰减严重或者损坏,更换费用动辄几万甚至十几万,这笔钱,你准备好没?“省下的油钱,还不够一次大修?” 这种情况,谁碰上都得肉疼。
坑三:保值率跳水,二手车市场“无人问津”
车子开几年总要换,这时候,保值率就成了关键。你猜怎么着?混动车,尤其是插电混动,在二手车市场上的处境,可以用“尴尬”来形容。我查了数据,一台开了5年的凯美瑞混动,保值率大概在50%左右,而同年的燃油版凯美瑞,保值率能到60%。这10个百分点的差距,意味着你卖车时可能要多亏一两万。更惨的是某些插混车型,像宝马5系插混,三年就贬值超过50%!二手车商是怎么说的?“怕电池衰减,宁愿收燃油车”。这话很扎心,但很真实。他们收车最怕什么?怕你这车的电池不行了,收回来卖不出去,砸手里。所以,为了降低风险,他们要么压价,要么干脆不收。你想想,你辛辛苦苦开了几年,到卖车时发现亏得比别人多,这心情能好吗?“省油省出个低保值率,这买卖到底值不值?”
坑四:驾驶体验有短板,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
最后,咱们聊聊开车的感受。混动车开起来,低速时确实安静平顺,像电车一样丝滑,这体验真不错。可一旦上了高速,或者电池电量不足的时候,问题就来了。高速上,发动机为了给电池充电或者直接驱动,噪音会突然变大,嗡嗡声传进车厢,那种“廉价感”一下子就上来了。有网友调侃,比亚迪唐DM跑120码时,车内噪音超过65分贝,跟开拖拉机似的。再有就是动力切换,电量不足时,发动机介入,动力衔接如果调校不好,就会有明显的顿挫感,影响驾驶质感。还有纯电续航,很多插混车标称100公里,实际也就七八十公里,如果你没有家用充电桩,每天都得找地方充电,那可真是“充电五分钟,停车两小时”,麻烦得很。“开起来像电车,堵起来像油车,充电像找厕所”,这虽然是句玩笑话,但也道出了部分混动车主的真实困扰。
所以,回到标题,混动车型的这4大“隐形坑”,你真的了解吗? 溢价高、维修贵、保值低、体验有短板,每一项都可能让你“省油不省钱”的初衷落空。当然,我不是全盘否定混动车,对于年均行驶里程特别长的运营车辆,或者有家充桩、主要在市区通勤的用户来说,混动依然是个不错的选择。但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用户,在掏钱之前,真的得好好算算这笔经济账。毕竟,买车不是买菜,一买一卖之间,差的可都是真金白银。你觉得呢?
广瑞网配资-最新股票配资-配资指数网站-配资公司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